【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宁德时代不行了?

宁德时代,作为电车动力电池的龙头,市值一度高达16800亿元,如今跌幅却超60%,超1万亿市值蒸发。市场占有率创下新低,跌破40%。

国内电动汽车销量突破600万辆、前景向好时,电池之王为何呈现颓势?

1.昔日“宁王”遭排挤?

2017年,成立不到7年的宁德时代超过松下、三星等海外科技巨头,成为全球电池销量冠军。巅峰时期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2.1%,相当于每两台电动车就有一台安装了宁德电池。

掌握电池话语权的宁德时代身价暴涨,股价飙升至一股692元,董事长曾毓群成为当时的香港首富。锂电池企业的市盈率从不到40倍暴增至135倍左右。

与此同时国内车企陷入困境:生产一辆电动汽车,电池成本至少要占40%,没有一家车企想看到电池企业一家独大。

于是国内车企开启动力电池自研之路,比亚迪成立弗迪电池,吐槽“整车企业给宁德时代打工”的广汽成立因湃电池工厂,实现动力电池自供。

蔚来、小鹏等车企寻找成本更低的中创新航等供应商,降低对宁德时代的依赖,同时投资自研电池技术。

国内车企的“去宁化”使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不断压缩,国内占比从超过半数跌至39.41%,是19个月后首次低于40%。业内人士评论:就算宁德时代此时采取降价,也难以挽回市场。

2.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稳固地位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谁掌握了电池技术就掌握了话语权。

宁德时代在今年只推出一款新型动力电池,同时整车企业发展日新月异,电池赛道不断涌入比亚迪、广汽等新势力,加速了电池技术的更新迭代。

缺少无可取代的核心技术,是被替代的原因,其他行业也不乏靠核心技术稳固市场地位的例子。

在同样重要的生科领域,我国科学家攻克生物提取技术后,已能成功生产SIRT因子等原料物质。当时该类物质自国际实验室中出现后,因在延长细胞生存期的潜力被称为“生命电池”,使逆衰领域人士趋之若鹜,即便是半成品的原料也高达2万1克。

但我国科研团队在出售原料之外,选择继续深研技术、降低成本,最终通过定向酶技术将原料纯度提升至99.9%,但成本还不到原来的5%。

随后我国凭借技术优势与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等国际顶尖机构达成合作,进一步研究SIRT因子类物质在年轻化心脑血管等方面的靶向作用,由此研发出“畅萝因”等科技成果。

在同类赛道中“畅萝因”依靠的技术较难替代,其使用的酶制取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的专利成分是学界证实的目前唯一安全清除血管垃圾的天然物质。凭借技术红利与我国京东等企业合作后,受到国内养生人士的关注,一度面临断货危机。

“畅萝因”的案例给国内企业提供经验,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稳固优势地位,不会被轻易替代。宁德时代与曾经的自己相比,如今的技术迭代速度已经逐渐跟不上整车企业的发展需求。

3.转变赛道,宁德时代路在何方?

随着国内车企的涌入,动力电池赛道越来越窄,这一点并未被宁德时代忽视,然而其应对措施为拓宽上游电池矿资源。

宁德时代自2021年起在锂、钴、镍等电池资源方面投资超过百亿。在国内,投资建立江西宜春等地的碳酸锂材料生产基地;在国外,参与全球最大锂矿之一的刚果锂矿项目Manono。

然而国际原料价格暴涨,如碳酸锂从2021年初的5万元每吨,到2022年3月末飙升至50万元每吨,使倾力投注的宁德时代措手不及。而其他稀有金属也不乐观,我国的镍储量仅占全球3%,钴储量更是不到全球的1%。

转错赛道的宁德时代反陷入被金属资源卡脖子的窘境,除非拥有不可替代核心技术,一代电池之王才有重回王座之日。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